2019年2月27日 星期三

放棄科技夢,投入偏鄉路


文/王君鈴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一年級研究生)

       我是漁村長大的小孩,小學一二年級曾經在都市的小學就讀,三年級才又回到漁村的小學與父母同住。當時全校有六十幾位學生,我們班共十二位,每次月考和期末考都可以進入前三名。當時,我記得我在學校參加很多活動,合唱團、手風琴、口風琴和揚琴甚至田徑隊比賽都可以代表學校參與比賽。經常拿到獎學金,從三年級開始每一年都是班上的模範生,不懂為什麼但是我知道我很認真,因為父母賺錢很辛苦。我很喜歡去上學,喜歡跟同學一起學習,更喜歡每次早晨與學長姐一起鍛練田徑。體育課還可以跟老師一起玩,學校的活動老師們也會跟我們玩在一起。反倒寒暑假在家還會期盼快點開學,因為在家完成作業後,只能看卡通和照顧弟妹,父母忙於工作也無法帶我們出去玩,覺得學校有趣多了。


        高中後我到都市去求學,發現同學在聊的台北地下街或是西門町都是我沒去過的。下課時間,偶爾會看到同學在閱讀英語雜誌,或是練習一堆參考書。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我很驚訝,原來老師沒有出作業同學依舊如此認真,我發現自己知道的太少。開始也希望跟別人一樣可以有更多資料讓自己成績更好,以前的前三名原來出來城市跟同學比,差距如此大,當時很挫折。不過,我並沒有就此放棄自己,我知道我必須努力。在遇到挫折時往往還是會思念小學時期的美好時光,所有老師都關照每個學生,那種關愛的感覺是我永遠忘不了的。或許自己是偏鄉的孩子,相對的受挫力與忍耐力更高,讀一次不會就讀第二次,因為小時候老師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相信只要願意做就會更好。


        大學就讀期間因長期參與數位學伴計畫,開始接觸小學教育,發現山上偏鄉的孩子課後問題跟我小時候在漁村課後的問題是一樣的。家長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讀書寫作業。資訊管理研究所畢業後,因緣際會下讓我回到母校鼻頭國小服務,在教職的殿堂中,我開始邊做邊學,同事都非常的熱心,所以遇到問題只要開口同事都願意指導你。如此正向的環境是我喜歡的,但畢竟我只待過一間小學,正當我在思考是否全心投入教師旅程之時,很幸運地來到現任和美國小服務,體驗另一間偏鄉小學的生活,也因為在此服務一年,決心讓自己更專業而又回到研究所鑽研教育專業。發現自己有一個優勢就是距離偏鄉不偏鄉,因為自己就是偏鄉人,能透過自己所學回饋偏鄉是我沒有想過的,因為喜歡學習和幫助別人而教職正是終生學習且期盼他人比自己更優秀的無私領域,以至於我願意再多花時間投入教育研究所與學程的學習,才能更有自信的在這個領域付出。


         大學時期參與教育部的數位學伴計畫五學期,透過遠距教學指導偏鄉學生課後學習國語和數學。開始當代理老師的第二年,當時的計畫主持人侯玉松教授,現在也有在偏鄉高中教授程式語言課程,受到教授邀請回母校參與「程式設計導入數位學伴工作坊」演講,分享自己在偏鄉教授程式設計課程的經驗。因為小學的教育科目很多,剛好被分配到自己的本行資訊課,當時發現中年級學生對於程式課程並沒有概念,因此選擇最容易入門的一小時玩程式,開始帶領學生進入程式語言的世界。


        在擔任代理老師期間,曾經運用假日時間,協助指導偏鄉孩子參與「105學年度寧斐御業環境教育公益專案-影響處理軟體PhotoImpact課程」。幾個有意願的孩子,把假日時間拿來學習,學習透過電腦軟體製作屬於自己海報。資源來了,孩子們就多了學習的機會。


       能帶領孩子們認識電腦不是只能打電動,是我很開心的一件事情。我們運用科技的聖物,讓自己建備科技的能力,是偏鄉孩子可以把握的資源。因為這樣的科技可以讓我們用視覺環遊世界,打開我們的大腦開始尋找與吸收更多的知識,擁有打破距離的網路資源。


        今年寒假有幸到新竹某私立小學帶領寒假營隊,教授為期一週的程式語言創課課程,我發現漁村的小孩其實和城市的孩子都是一樣,只是環境造就出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風格的不同。偏鄉的孩子更需要學會帶得走的能力,在我們的課後照顧時間,完成作業是一定要的,孩子的學習態度是對了,不會的作業孩子可以互相討論,可以詢問老師抑或是透過網路資源線上搜尋。偏鄉孩子有個很珍貴的人際互動機會,就是打破年段的距離,低中高年級可以一起寫作業,低年級不會的作業,高年級的學長姐會無私的指導低年級的小朋友,學習付出,讓孩子有另一種成就感,這也是我們在偏鄉學校課輔時光最珍貴的互動。


       和美國小濱臨龍洞灣,現為新北市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努力下,持續爭取外界資源,除全力發展海洋體驗與冒險教育,也積極跟國際接軌。107年9月,和美國小更與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開始合辦『偏鄉夢想教室』。感謝許恒禎校長的信任及借重,有機會能於每週一放學後陪同7位中高年級孩子(占全校1/3),一起搭上校車前往10公里外的澳底國小,參加跨校《夜光適性揚優計畫》的「閱讀與寫作」和「資訊科技與創客」兩門課程。因為授課的林彥佑老師與吳國賢老師皆為一時之選,和美孩子們也懂得知福惜福,不畏舟車勞累而積極向學,並從中找到學習的快樂與成就感。偏鄉教育不能等,尤其消弭學習資源落差,冀盼社會各界更加關注與永續支持。



       偏鄉的教育不能等,感謝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提供共享資源,讓和美國小的學生能參與『偏鄉夢想教室』,享受跨校學習的資源。資源共享注入教育,孩子的資源更多,讓偏鄉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課後的活動進行學習。教育無法取代任何,但教育可以給孩子帶來希望。





台灣公益聯盟期待社會各界更加關注
偏鄉教育與發展希望工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