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偏鄉雙語教學,可行嗎?!


文/周以恬 (東吳大學英文系學士;修畢中等教育學程&甫考教師資格檢定;現任北市國中補救教學外聘師資)

       學習語言很重要的是學習環境,有了情境語言才得以運用於生活。就像我從小自然習得中文和台語,因為我的生長環境會經常使用到這兩種語言,即使還不完全瞭解意思或是字怎麼寫,但會模仿會說,久而久之也學會如何應用。因此,學習英語也是如此,若我們能在「英語環境」中學習英語,相信是有助於英語的認知發展。


       因為家人對於英語的重視,讓我從國小中年級開始閱讀《大家說英語雜誌》(真的很推薦耶!),雖然看不懂又聽不懂,但總是硬著頭皮假裝自己在認真學習。現在回想起那段時光,確實有段時間讓我很害怕英語,感到有壓力以及不想面對,甚至使用拖延戰術避開英語學習的時間,後來我是如何克服心理的障礙呢?確切的轉捩點我記不得了,不過我記得家人給我的鼓勵,願意等待我給我較多的時間,加上在學校的學習經驗讓我對英語有成就感,相較同儕有較領先的英語能力,使我能夠站在第一排帶其他同學進行英語歌唱表演。這些片段的小故事,增強我對於英語的自信和興趣,有了「成功的經驗」,讓我想持續精進英語,也成為了習慣。現在的孩子,有些也會遇到和我類似情況,會有一段不想面對英語的過程,身為老師可以扮演的角色,我想就是適當善用比馬龍效應,增加孩子對自己的正向評價,融入孩子喜愛的事物,在自然的情境中習得語言,也要一直「堅持下去」陪伴孩子「克服焦慮」。


        高中時期的某個暑假到英國短期遊學,認識來自多國的學生,許多的戶外活動課程,有划船沙灘排球和創意思考的團隊遊戲等,讓我們在過程中自然與人互動和溝通,是我喜愛的學習方式。對我而言,「活動經驗課程」讓我留下深刻印象,能保有較深的記憶痕跡。此外,也有感受到英語程度較好的國家,在課堂上表現得較為踴躍和充滿信心,老師帶我們分享各自在家鄉的英語學習方式,我才曉得,那些在課堂上能流利演說的同學,在原校就是這樣被要求和訓練發表自己的想法。感慨著,同樣身為高中生,我們卻如此不同。下課期間,也不勉看見有相近文化群聚的現象。心想,是否擁有共同語言,才能夠融入彼此?或許是吧,就像各團體有自己的流行符號和次文化,若我們不嘗試了解而封閉自我,那麼只會有更多的對立與隔閡。因此,我鼓舞自己學好英語,能與世界各地的人交心,不希望語言成為人際互動的阻礙。            


       在幾次的教學經驗中,我大多接觸到學習動機低落的孩子,學生常苦悶地問「為什麼要學英語?」有時一言難盡,因為體驗後會更有感觸,我只能盡己分享經驗,提醒自己成為一台望遠鏡,引進多方的資源,幫助學生觀察世界的風景。學生並非沒有動機,只是對於英語學習還沒有興趣,但可以善用他們在其他事物的動機,類化對英語的好奇心。我常認為,英語是我的翅膀,助我展翅高飛去領略豐富的知識,看見各地的樣貌,若我當初沒有堅持下去學習英語,我怎有機會得以成為英語老師呢?我期許自己是學生的一小片羽毛,引他們揮動翅膀去飛翔。


        107學年上學期,在因緣際會之下,接受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人員邀請,開始到東北角龍洞灣的和美國小帶領四次週一的課後『英語科綜合活動』(含陪伴寫作業),對象為一年級4位學童。由於該校多年來致力發展海洋教育課程,並積極培養孩子們的國際化能力,同時也發展英語環境解說課程,讓學生能以英語簡介學校周邊環境。故依此設計出「我是小小導覽員」為主軸的課程活動,各次單元目標包括聽懂英語並做出相應的動作、認讀單字並配對相應的圖案、聽懂海洋生物的英語字詞、依英語提問做出基本的回應、連結自己與海的互動經驗、接受海洋孕育的多元生命、使用基本字詞作介紹、尊重他人的發表、樂於分享生活環境等。這些教學策略則運用〈肢體語言學習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聽說教學法(Audio-lingual Method, ALM)〉與〈任務導向教學〉。孩子們皆充分享受英語活動的樂趣,並展現強烈學習企圖心。也學會用簡單語句自我介紹、打招呼,及畫下在海邊難忘的風景。最後一次上課亦邀請該校師長充當外國遊客,以真實情境展示前三次學習成果。


        107學年下學期,接續獲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之邀,再度到新北市貢寮國小帶領11次週五下午課後『英語科綜合活動』(含陪伴寫作業、運動等),對象為18~20位中低年級學生。因為上學期帶過兩次「Let’s go to the zoo」課程,跟孩子們有些熟悉度,加上校長期待能著重在口語訓練與唱遊方面,故單元目標設定在跟著音樂唱英語歌、正確說出歌詞中的基本單字、辨識身體部位的基本單字與句型、理解短文轉以圖像呈現、協同完成小組任務(角色擬定及介紹)等。另外,也探詢孩子們較偏好、有興趣的上課方式,期望能逐漸結合其日常生活情境的相關主題,提升小朋友對英語的學習動機及應用能力,他們可以說出好多自己喜歡的事物,也發現大多數都很喜歡操作式學習,能夠看見自己的實體作品。雖然目前遇到孩子產生英語學習的抗拒,但是仍要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找到適當時機多鼓勵他們的表現,有時需要增強物,激發孩子的行動力。預計在期末將舉辦「讀者劇場(Reader Theater)」的小型表演,並邀請師長與父母們來觀賞。


       兒童英語重視聽說能力,如同我們學習母語,在不識字不會寫字之前,大多數的人也是藉由聽和牙牙學語才習得,因此環境的營造對於語言學習是重要的。生活在台灣確實沒有許多實際應用英語的機會,多半是在課堂上的練習或是情境模擬,有時很難讓學生信服,英語會如何與生活連結?若到了中學又要面對升學考試,英語又會淪於無限堆疊的測驗試卷。因此,英語老師可以透過多樣的教材帶學生認識世界,英語內容可上至自然科學下至人文地理,採用主題和情境式學習,其實可以廣泛地融入生活。若能遇到專業的外師也是很棒的機會,相較本國人,學生在面對外師會有較多的「真實感」,引起好奇心和動機,若在和外師進行英語溝通時,能夠表達和理解,我想孩子會很興奮也有成就感的!


         身為本國籍的英語老師,好處是能適時切換雙語進行教學,針對學生的程度和狀態調整情境,有時全英語反而會帶來反效果或是壓力。除此,也能體會孩子學習外語的歷程可能會遇到的困境,設身處地了解心理因素或是環境文化之影響。我喜歡傾聽孩子的想法,他們就像我的放大鏡,會吐露心中的真話,幫助我檢視教育的本質,一次又一次省視教學的意義。我也喜歡多方參考他人的教學,進修創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讓孩子有多樣的體驗,他們不一定要喜歡,但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喜好。語言是個源源不絕的來源,會與時俱進創造新的意涵,身為語文領域的教師,也要有源源不絕的想法,創造適合學生學習的歷程。


       現階段的我,時常穿梭在台北市與貢寮區,一趟火車拉開兩地的距離與落差,確實感受到孩子來自不同的文化環境。高社經地位的家庭孩子有較高的機會體驗多樣的活動,或是接受技職才藝培訓,心中常在想難怪會有階級再製!階層流動是多麽困難的一件事!幸好,有人從事教育工作,讓人有機會翻轉運命,有偏鄉服務,讓資源不只集中於經濟繁華地區。我不否定短期服務,也許乍看之下是膚淺的體驗,但也是對彼此的文化刺激,若能夠長期相伴是再好不過了,就像家人般陪伴彼此,了解需要的是什麼。提升偏鄉的能力不是不可能,只要努力地「探尋機會」讓資源投入,偏鄉也能同步學習新穎的事物,和國際重視的議題。


       針對英語學習資源相當多元,有各項有趣的比賽,也有許多網路學習平台,若學生能養成尋找資源和善加利用的習慣,那麼自主學習不是問題。不過,最難也最重要的事仍是在起頭,如何讓學生對厭惡感的內容有興趣?如何產生有意義的學習?現在我最想帶孩子做的事,就是勇敢挑戰!在多樣的體驗中建立英語口說能力。雖然在部分孩子眼中,英語仍是很遙遠又難懂的學科,但可以多嘗試不同方法帶孩子一起行動,製造快樂的學習經驗,讓他們願意與英語和平共處。









台灣公益聯盟期待社會各界更加關注
偏鄉教育與發展希望工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